| 案例展示 |
人民網海口9月1日電(枉源、符武平) 8月22日至31日,海南省圖書館內舉辦的各市縣網絡文明成果展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作為2025年海南網絡文明大會暨網絡文明宣傳季的重要組成部分,展覽通過一個個鮮活案例,生動呈現了海南在網絡文明建設方面的積極實踐,引發廣泛共鳴。
“看了展板特別受觸動!”在海口工作的李女士指著“志願者通過網絡幫助走失老人回家”的案例說道,“現在網絡環境清爽多了,惡意爭吵少了,正能量內容越來越多。”她建議,平台應更多推薦有深度的內容,營造理性討論的氛圍。
退休教師張先生對網絡謠言治理感受深刻:“以前總擔心虛假信息,現在平台管理嚴格多了,舉報反饋也更及時。”他強調,網絡文明應“從娃娃抓起”,建議學校加強網絡素養教育,同時老年人也需學習辨別信息,避免上當。
大學生陳女士對“鄉村主播帶動傳統文化”的案例印象深刻。“網絡文明不僅是‘不罵人’,更是主動創造有價值的內容。”她發現,國潮、科普類視頻評論區普遍更加友好,建議平台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流量支持,並簡化舉報流程,“讓每個用戶都能參與網絡治理”。
社區工作者劉阿姨認為,網絡文明與社區文明一樣,依靠每個人的自覺。“實名制之后,惡意發言明顯減少。”她建議社區多組織線下活動,結合網絡反詐宣傳和文明用語推廣,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
家長王先生重點關注青少年網絡健康。“很多平台推出青少年模式,內容干淨多了,讓人欣慰。”他呼吁加強網絡內容分級管理,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少刷手機多陪伴,與孩子共同養成健康上網習慣”。
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海南在網絡文明建設中的創新實踐和積極成果,包括正能量傳播、網絡謠言治理、數字化助老、傳統文化推廣等多個方面。不少市民表示,通過這些案例,真切感受到“網絡文明就在身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當前,網絡環境持續向好發展,清朗網絡空間建設成效顯著。大家普遍認為,在政府、平台、社會多方共同努力下,網絡文明意識已深入人心。
下一步,海南還將持續開展網絡文明宣傳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線上線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
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